close


 

這陣子,大概在臺灣的各大廟宇都會掛出這樣名號,提醒我們大家這是農曆七月,要來過中元節了,所謂中元節,便是天地人三元,上元節是指元宵節,天官大帝,中元便是地元,地官大帝,其實要講地藏王或閻羅王,都有人講,至於下元,該是那一天?我便不記得了,查查資料便是十月十五日,水官大帝,也便是大禹囉。

 


 


 

不過,我們正身處農曆七月,便只管七月吧,我算是自小便接受臺灣傳統習俗的人,對於這些民間習俗大概算是知道一點,也對這樣的儀式有那麼一點熟悉感,基隆的中元祭很是熱鬧,不過沒時間去沾染那股熱鬧,於是那天便突發奇想,到住家附近的保安宮研究研究,果然有點中元節的味道,廟門口擺出幾座紙紮的塑像,一位是福德正神,一位是大士爺,一位是靈山山神,各有其樣貎及特色,惟獨大士爺的眼睛用紅紙圍了起來,大抵是時候未到,未開光或怕過於威嚴,嚇到了來往的好兄弟。這幾個塑像,我便是覺得這靈山山神很有味道,其坐騎看來是隻麒麟,土地公則騎著黃虎,態度是從容的,而大士爺便是鬼王,大概便是管理眾鬼,讓他們在人間不致作亂,如果不聽話,便要抓起來~~其實,這些紙紮塑像很有味道,純欣賞他的像貎形態也是一種樂趣啊~~

 


 


 

那張告示,還寫道啟建盂蘭盆會,燄口施食,賑濟六道,飢虛十方無祀孤魂同沾飽暖,所以中元普渡是針對無主孤魂祭拜為主,而盂蘭盆會,燄口施食都是來自佛教的講法,出自目連尊者救母的故事,其中燄口便是指食物到口中,都會化為火燄,無法食用,所以是十分飢餓,只能靠這普渡法力來讓這在地獄受苦刑的好兄弟上來吃好料。只是想想燄口之刑該是窮凶惡極,怎可以在這時節放出人間??不過我也實在想太多啦~



 


 



 


另外有一點,便是普渡拜拜要敬酒三次,每次還要在祭品再插一次香,以示尊重,便是讓好兄弟吃飽一點的誠意,等第三柱香到一半時,便要擲笈(得用硬幣哦)來請示這樣是否滿意,如果有允笈,才可以燒金紙祭送,當然現代社會比較講快速,要怎麼處理,便看個人了,反正古老儀式如此,你要不遵守,鬼神又能如此,如因此而降禍,那也太沒有格調了。

 


 

 


 

以下是網路對鬼王~大士爺的簡介,提供各位參酌

 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大士爺

祭拜亡靈之前,會先祭拜一位名為面燃大士的神祇,信徒多尊稱其為「大士爺」、「普渡公」。相傳舊曆七月,所有在陽世的亡靈,都歸「大士爺」管理。關於「大士爺」,佛教說法有數個:一是祂是觀音大士的化身,故稱「大士爺」。二是祂原為諸鬼的首領,因受觀音大士教化而皈依其門下,從此被稱作「大士爺」,成為護持中元普渡事項的神明。

 

道教的說法則是太乙救苦天尊化身「面燃鬼王」,為陰間諸鬼之統帥,也負責中元節監督亡魂受領陽間香火事宜。另,靈寶派等一些派別不是請「面燃鬼王」監齋,而是有「何將軍」、「喬將軍」兩神分任此職。如宋末元初林靈真所撰《靈寶領教濟度金書》寫為「北魁玄範府神虎何、喬二大聖」。

 

華人社會則多採佛教說法,各類法會多以佛教形式塑造大士爺神像:「頂生二角、青面獠牙,高大威武,頭上還有一尊觀世音菩薩佛像[1],象徵其代表慈悲的觀音大士」。有些慎重的信徒,在中元節時會以紙紮出大士爺塑像,也有些用牌位、畫像、木石雕像祭祀,並將大士爺神位或神像放置供桌之前,以求祭祀順利,待到七月一過,一般會火化大士爺像、位,送其登天。在南洋,華僑風俗,中元普渡時,會懸掛寫著「南無渡幽拔苦無量壽佛」或「南無分衣施食阿彌陀佛」之類字樣的幢幡於大士爺神像之側,甚至是神像手上;如書「渡幽拔苦」之類字句是希望佛祖引領亡靈往生佛國,若寫「分衣施食」等等詞彙,則指祈請阿彌陀佛助大士爺,平均分配紙錢、衣物、食品予眾家亡魂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onylite的心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