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日讀國中,對於臺灣歷史是很少著墨,不過提過一句..一府二鹿三艋舺,而自己小時常去萬華-艋舺,讀大學又是在台南成大混了6年,對那裡古蹟文化也算是小有研究,便只有鹿港有去過,但從來都只是蜻蜓點水,沒有好好體會一下,所以這會剛好有機會利用工作空檔來去看看,便思考來好好體會一下這昔日臺灣三大港...
請同事載我去先瞄一眼天后宮,果然人潮滾滾,不過我是重心放在鹿港龍山寺,所以便在這龍山寺下車,迎接我的便是一大片的廟埕廣場,偌大的石地坪,沒有什麼人進出,看來這龍山寺香火是不如天后宮的,那也沒關係,正好有寧靜的環境讓我緩慢看這寺廟。我先不拍照,迅速走一圈後,便從後殿一路往外拍。
這龍山寺便跟台北萬華龍山寺一樣都是以觀世音菩薩為主神,再配祀其他神明,整個建築特色便是臺灣少見的全木構造的寺廟,而且是沒有塗裝,純以木質本色展現,所以這裡彩繪極少,充分呈現質樸的線條,也因為他是木構造,傳統五層斗拱/七層斗拱處處可見,對於現今眾多水泥梁柱構造的寺廟,尤顯難得可貴。
因為是以木構造為主,所以這裡的裝飾便使用許多木雕刻,尤其在大殿的交角,有憨番扛梁,雖然是昏暗角落,不過我依然利用閃光燈好好捕捉下來,也算這回的最大收穫,還有戲臺頂的蜘蛛結網-藻井,層層斗拱慢慢疊收上去,形成八角形,八卦藻井,更是極致精細工藝的呈現
這龍山寺真的十分安靜,適合來此靜心,所以要修心養性的朋友,容我推薦一下....